强攻绿色产业 推动清洁生产

强攻绿色产业 推动清洁生产

2016-08-31   锅炉云平台  浏览795次

  8月26日,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集中供热供汽项目现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该项目由北京亿利洁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一期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微煤化锅炉。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蒸汽63万蒸吨,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连续稳定的高品质蒸汽及热源,从而替代各企业自备的燃煤锅炉。据初步预测,该项目年可节约标准煤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万吨,创税700余万元。

  如何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市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大力发展和使用新能源,加大企业减排治污力度,为工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节能,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当时

  在8月19日开幕的济南新能源汽车展上,丽驰集团研发的铅酸电池管理系统备受瞩目。“它以均衡充放电、智能显示、智能生态圈为核心,可有效解决冬季电动车续航里程极度缩水的痛点,将电池质保延至3年,百公里使用成本将由25元降至7元,真正让用户出行放心无忧。 ”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军介绍说。

  这是我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市整合47家新能源汽车及其上下游生产企业,成立了德州市小型电动车产业联盟,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提高产业供给效率。此外,我市还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到高速纯电动汽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去年12月,年产10万台的奇瑞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齐河,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紧贴国家产业导向,切合绿色发展要求。我市以此作为推进工业绿色崛起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这块产业‘蛋糕’。”市经信委主任王爱民介绍,未来几年,我市还将为纯电动汽车消费需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推广和普及破除瓶颈、扫除障碍,努力将高速电动汽车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作为我市发展的名片,太阳能及相关产业也在茁壮成长。目前,全市太阳能利用及相关企业已发展到120余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培植了皇明集团、国强集团、中立新能源等行业知名企业,太阳能热利用研发涵盖热水工程、建筑一体化、高温热发电、海水淡化等领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太阳能热利用工业生产体系。目前,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清洁能源研发和生产基地,在开发应用太阳能热水器、中高温利用、光伏发电、节能建筑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减排,加大锅炉整治力度

  8月24日,走进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老厂区,记者看到厂区内原有的6台蒸发量不足100吨的锅炉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蒸发量为每小时480吨的煤粉锅炉。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为尽快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该公司采取“上大压小”的治理措施,投资3.8亿元实施锅炉结构调整项目,淘汰6台吨位小、运行时间长的锅炉,按照超低排放标准配套环保工程相关要求,新建一台大功率煤粉锅炉。项目实施后,年可节约标准煤5.3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每年可分别减排350吨、1026吨、96吨。

  推动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关键是燃煤。为此,我市成立燃煤锅炉治理改造提升工作指挥部,以节能降耗、环保减排为主抓手,全面启动燃煤锅炉整治行动。

  经过调查登记,全市共梳理出燃煤锅炉1921台,其中,10吨以上的184台,10吨以下的1737台。“每台锅炉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改造任务相对繁重。我们按照‘分类管理、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一县一策、一炉一策’的工作要求,组织燃煤锅炉治理方面的专家、机构,指导企业逐台确定改造(替代)方案。 ”市节能监察支队队长许庆祥介绍,我市要求城市建成区、热力管网覆盖范围内全面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10吨以上的进行高效煤粉改造;75吨以上锅炉及电站锅炉通过提高能效改造和加装除尘、脱硫脱硝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实现达效运行和超低排放,利用3年时间,通过燃煤锅炉综合治理,使全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比2015年二氧化硫减少8000吨、氮氧化物减少4500吨、烟尘减少1300吨”的改善目标。

  截至目前,全市10吨以上燃煤锅炉已有72台完成整治,10吨以下的已完成整治1536台。

  招商,生态为先优化产业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围绕‘一区四基地’建设,严把项目评审准入关口,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外迁的优质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经济。 ”在日前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工作座谈会上,市经济合作局局长乔方红如是说。

图标

相关推荐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Copyright 2015 - 2025 guoluyun.com 版权所有